
喜讯:化工院参编的《生物质制甲醇技术规范》绿甲醇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发布时间:
2025-07-14 15:11
来源:
化工一分院
作者:
王唯先
近日,化工院参与编制的《生物质制甲醇技术规范》T/CITS 440—2025绿甲醇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该技术规范是国内首个针对生物质制甲醇技术的团体标准,明确了气化、净化、甲醇合成和精馏的工艺流程、技术指标、安全环保要求等,为研究设计单位、生产企业等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和指南。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及所属湖南化工设计院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有电力、化工行业工程设计双甲级资质技术单位,在新能源大基地+绿色氢氨醇上具有独特的“大基地规划优势、能源化工技术优势、系统集成优势”,电源容量优化配置理论及应用基础扎实,风光储氢氨醇全流程柔性协同优化配置,丰富的传统合成氨和合成甲醇设计经验。在新兴能源领域氢能产业电氢氨醇一体化技术上,近年来重点在多稳态绿氨合成、低温低压柔性绿氨合成、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绿色甲醇、非化石来源CO2+绿氢制甲醇方向开展技术攻关。2024年,中国能建湖南院与化工院联合申报的“新兴能源领域氢能产业电氢氨醇一体化技术平台建设”成功入围湖南省2024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标志着绿色氢氨醇战略在政府科研立项中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
绿氢方面。化工院在绿氢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始于水电解技术的基础研究,并逐步扩展到系统集成和应用技术,目前涵盖碱性水电解(ALK)和质子交换膜水电解(PEM)两大主流技术,已成功开展及参与多个绿氢相关科研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体现了化工院在绿氢生产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并使化工院具备了在系统集成和应用开发方面的深厚实力。
绿氨方面。(1)多稳态绿氨合成工艺方向。在传统合成氨技术的基础上,已形成自有的全系统、多稳态的绿氨合成工艺包和专有技术,可提供相关项目方案设计、可研、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等技术服务。参编《风光氢储氨醇一体化多稳态柔性合成氨技术要求》绿氨团体标准已正式发布实施。(2)低温低压柔性绿氨合成工艺方向。已完成适用于万吨级低温低压柔性绿氨的反应器、绿氨工艺及先进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在已完成静态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开展工艺系统及反应器动态仿真,以验证合成反应器、工艺方案、先进控制系统和整个系统的达标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以期性能达标、本质安全、成本最优;根据动态仿真结果,在后续工程项目中开展优化定型设计。
绿甲醇方面。(1)在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绿色甲醇方向,依托双鸭山项目论证了传统甲醇合成工艺与绿氢耦合的操作弹性。在项目后期实施过程中,形成自有的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制绿色甲醇的工艺包技术和工程设计。参编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生物质制甲醇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已正式发布实施。(2)在非化石来源CO2+绿氢制甲醇方向,已完成了部分催化剂生产研究单位的调研和技术交流,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具备整合工艺技术路线及催化剂的系统设计方案、形成自有关键技术的能力。
特别在电—氢—氨三柔性耦合制绿氨集成技术方面,基于新能源氢能大基地项目特点,与中国能建湖南院电力系统规划、新能源工程公司等部门高度一体化协同,从电力系统、新能源前端到氢氨醇化工部分后端,打造一套三柔工艺(柔性微电网、柔性制氢、柔性制氨)、两类AI模型(电氢氨协同柔性互动系统配置模型、适应三柔工艺的优化控制模型)、三种典型微网方案(并网型、联络开关型、独立型)、推动多个落地场景。
该技术规范围绕生物质制甲醇工艺的总体流程制定了系统化技术规范,流程工艺覆盖从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精馏提纯的全过程,为工程设计和生产运营提供必要的技术要求。生物质制甲醇技术规范不仅是技术文件,更是实现能源可持续性、环境治理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工具。 化工院深度参与了该标准的制定与发布工作,在生物质制甲醇及绿色能源领域的技术引领力与行业影响力。后续化工院将继续在该方向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并重点突破生物质制甲醇工艺的关键技术,以此打造化工院的特色技术优势和创新生产力。
上一页